泽连斯基访美遭冷遇,没有红毯,没有握手,在白宫外公园开记者会

2025年10月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华盛顿之行笼罩在一种不同寻常的冷淡氛围中。 专机抵达华盛顿时,舷梯旁没有出现高级别美国政府官员的身影,没有红毯,没有握手,甚至连一句公开的欢迎致辞都未曾出现。 泽连斯基未被安排入住象征国宾礼遇的布莱尔国宾馆,而是下榻于白宫旁的迎宾馆。 计划中的会晤因美国总统“未结束上一场活动”而延迟开始。在白宫官邸停留不足两个半小时后,泽连斯基与记者的交流被安排在白宫围栏外的拉斐特公园举行。 泽连斯基此次访美从抵达机场迎接环节的缺失为此次访问定下了基调,这与以往访问...

2025年10月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华盛顿之行笼罩在一种不同寻常的冷淡氛围中。 专机抵达华盛顿时,舷梯旁没有出现高级别美国政府官员的身影,没有红毯,没有握手,甚至连一句公开的欢迎致辞都未曾出现。

泽连斯基未被安排入住象征国宾礼遇的布莱尔国宾馆,而是下榻于白宫旁的迎宾馆。 计划中的会晤因美国总统“未结束上一场活动”而延迟开始。在白宫官邸停留不足两个半小时后,泽连斯基与记者的交流被安排在白宫围栏外的拉斐特公园举行。

泽连斯基此次访美从抵达机场迎接环节的缺失为此次访问定下了基调,这与以往访问时的高调礼遇形成鲜明对比。

此前泽连斯基访美时能入住布莱尔国宾馆,而此次却被安排在紧邻白宫的迎宾馆,这种安排虽显便利,却在规格上透着一股务实的、近乎于工作访问的朴素。

计划中的美乌领导人会面因特朗普“未急于结束上一场活动”而延迟启动。 这些细节共同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外交礼仪降级画面。

美国新闻网站Axios报道称,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的会晤气氛紧张,美国领导人态度强硬。特朗普在会面中直接告知泽连斯基,美国“不打算向乌克兰供应‘战斧’导弹,至少是现在”。

会谈结束后,泽连斯基没有像以往那样走进白宫新闻发布厅,而是移步至围栏外的拉斐特公园举行记者会。 现场已对公众关闭,仅有记者与执法人员在场。 从权力核心的“室内”到象征边界的“室外”,这一空间转换不仅是物理位置的变更,更传递出鲜明的政治信号。

拉斐特公园作为白宫外的公共空间,与白宫内部的新闻发布厅相比,显然代表了一种不同的待遇等级。 这种安排与泽连斯基此前访美时能在白宫玫瑰园召开记者会、高调宣告美乌合作成果的情形形成强烈反差。

此次访问中,泽连斯基未能与特朗普共同举行联合记者会,会谈结束后,特朗普没有像以往那样和泽连斯基一起出现在记者面前,两人甚至没有拍摄合照。 泽连斯基只能独自面对媒体,这一场景被媒体形容为“外交上的降级”。

在泽连斯基访美前两天,2025年10月16日,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长达2.5小时的电话会谈。 这是自2025年初以来最长的元首通话之一,双方讨论重点集中在乌克兰冲突上。

通话结束后,特朗普宣布将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与普京举行会晤。 在与普京通话后,特朗普就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的决定发表评论时表示,尽管美国拥有大量该型导弹,但美国自身也需要这些导弹。

特朗普政府将减少海外战争开支、聚焦国内民生与产业发展作为核心原则,认为过去对乌超650多亿美元的援助“性价比失衡”,不符合美国核心利益。

美国战略重心正从“支持乌克兰胜利”转向“控制冲突外溢风险”。 随着中东局势紧张、印太竞争加剧,华盛顿更倾向于通过有限援助维持乌克兰防御能力,而非追求彻底击败俄罗斯。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25年9月发布的民调显示,仅有45% 的美国民众支持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这一数据较2023年高峰期的70% 大幅下滑。

美国国会两党在新一轮援乌法案上僵持不下,超6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仍悬而未决。 政治分歧使得美国对乌援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加剧了乌克兰面临的困境。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迅速启动对外援助全面审查,2025年3月3日便以“性价比不足”为由,正式暂停所有对乌军事援助。尽管7月美国有限恢复援助,但规模已大幅缩减至仅够应急的水平。

根据乌克兰财政部数据,乌军每日军费开支超1亿美元。 而美国已累计提供超750亿美元援助,占其2025年对外军援总额的近40%。

英国率先追加45亿欧元援助,挪威批准64.9亿欧元的军事支持计划,丹麦也在2025年5月交付了承诺的最后几架F-16战斗机。

欧盟层面通过“乌克兰设施机制”统筹资源,2025年从预算中直接划拨34.4亿欧元。 还联合G7从俄罗斯冻结资产中协调出500亿美元贷款,第一笔100亿美元已于年中发放至乌克兰账户。

国防工业产能不足的问题很快暴露,欧盟年初承诺的100万发炮弹,到年底仅交付一半,前线乌军的弹药缺口持续扩大。 更关键的是,欧洲内部援助意愿分化,西班牙、意大利仅象征性追加千万欧元级别援助,与乌克兰的实际需求相去甚远。

2025年8月欧洲累计军事援助达720亿欧元,首次超过美国的650亿欧元,但表面成绩背后是难以掩盖的内部压力。 多国因持续援助导致财政紧张,部分国家不得不挪用原本用于教育、医疗的社会福利资金,引发民众不满。

泽连斯基此次访美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争取“战斧”导弹等远程武器援助。 对乌军而言,这类武器能深入克里米亚乃至俄罗斯本土后勤枢纽,是扭转战场被动的“关键变量”。 然而特朗普的明确拒绝使乌方希望彻底破灭。

美国对乌援助收缩的“蝴蝶效应”已在乌克兰战场显现。 前线出现弹药、装备补给短缺,俄罗斯趁机加大无人机与导弹袭击频次,在1000多公里战线上缓慢却持续地推进。 乌克兰此前寄望通过“战斧”导弹夺回战场主动权的计划落空。

依靠自身力量收复失地的“胜利愿景”逐渐模糊。 更严峻的是,乌克兰的战略自主性不断被侵蚀,国家命运越来越受制于美俄之间的博弈与交易,陷入“被动跟随”的困境。

大国间的利益权衡与博弈影响力上升,这场危机成为检验国际秩序与联盟体系韧性的关键考题。

拉斐特公园的记者会结束后,泽连斯基站在白宫围栏外的画面迅速传遍全球。 不远处,白宫西翼的办公室窗户反射着午后的阳光。 美乌关系的微妙变化不仅体现在外交礼仪的降格上,更深刻地影响着乌克兰战场的实际态势。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足球资讯

电话:

邮箱:

QQ:

足球资讯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