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中年才知道,父母有退休金和没退休金,大不一样

父母没有养老金,晚年生活心里没底气 你们家里的老人每个月都能领到养老钱吗? 要是父母没有退休金,做子女的会怎么安排他们的晚年生活呢? 最近这两天,我在网上瞅见了一个讨论的热点: 有网友说,他舅舅和姨丈年轻的时候都在国营厂里上过班,后来又都决定回乡下种地了。 十几年前,他们那儿出台了一项规定: 只要是在国营工厂登记过的职工,一次性交齐3万块钱,等到了退休年龄,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养老金。 网友的舅舅得知这事,立马把自己所有存款拿出来,还跟人借了些,把补缴的钱给凑齐了。 姨父不肯再交钱,嘴里还嘟囔着...

父母没有养老金,晚年生活心里没底气

你们家里的老人每个月都能领到养老钱吗?

要是父母没有退休金,做子女的会怎么安排他们的晚年生活呢?

最近这两天,我在网上瞅见了一个讨论的热点:

有网友说,他舅舅和姨丈年轻的时候都在国营厂里上过班,后来又都决定回乡下种地了。

十几年前,他们那儿出台了一项规定:

只要是在国营工厂登记过的职工,一次性交齐3万块钱,等到了退休年龄,每个月都能按时拿到养老金。

网友的舅舅得知这事,立马把自己所有存款拿出来,还跟人借了些,把补缴的钱给凑齐了。

姨父不肯再交钱,嘴里还嘟囔着说舅舅太糊涂:

“手头有这几万块钱,干嘛要给别人管着?自己攥在手里,存银行里还能赚点利息,想买啥就自己买。”

那时他们年纪都还小,压根儿没觉得有没有养老金会有什么不同。

但现在,同样是住在农村的七十岁老者,他们俩的生活状况却有着巨大的差异:

舅舅每个月有两千多块的退休工资,夏天还能领到防暑降温的钱,冬天还有供暖补贴。

有这笔钱在手,就足以让自己衣食无忧了。

他的孩子无需为父亲的日常生计发愁,可以更用心地经营自己的小家。

看看姨父那边,只能靠捡废品和儿女给的钱过日子,家里经济拮据,心情也跟着焦虑不安。

所以网友们感叹:爸妈有没有养老金,对全家的日子过得好不好影响很大。

拿到退休金,就等于有了持续不断的生活费用来源。

不管数目多少,现在有了它,全家就能多一份安心。

不然的话,孩子们常常会承受经济和心理两方面的负担。

有网友说,她家爷爷奶奶没有退休金,一年下来差不多要花两万块钱。

要是只管老人平时的花销,毕竟家里四个孩子一起分担,压力也就不算大。

但特别担心老人身体出状况,毕竟所有费用都得自己掏。

“只要一进医院,钱就像纸一样,变得不值钱,存款眨眼间就花光了。”

相信在我们周围,这样的例子肯定还有很多。

不少父母在年轻的时候,可能由于消息不灵通,没能交上社保。

也可能是因为手头紧,没钱交社会保险。

或许由于“生儿养老”的想法太深入人心,他们觉得没必要靠养老金来保障,所以对交社保“看不上眼”。

种种原因叠加,让他们在原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光里,却陷入了没有收入、心里不踏实的境地。

就算手里有点存款,可钱用掉一点就少一点,遇到风险也很难扛得住。

担忧,总是难以避免。

情况稍好的人家,还能出去做点临时工赚些钱来补贴家里开销。

要是家里情况不太好,那经济上的担子就全得孩子来扛了。

可如今,哪个做儿女的日子过得轻松呢?

谁没被房贷、车贷、娃的上学钱,还有平时的吃穿花销追得团团转呢?

想给爸妈的钱总是不够多,可瞧着他们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

真是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

现在,不少年轻人在考虑结婚时,会把“父母是否有养老金”当作一个重要的考量条件。

我身边有个姑娘,和她男朋友感情好得不得了。

这俩人工作都很出色,赚得也不少,还凭自己的本事贷款置办了车和房。

可最终他们还是分开了,因为男方家里父母没有养老金。

“以后要是照顾男方父母,就好像是拿我父母的养老钱去接济他父母一样。”

这话虽然不好听,却也真真切切说中了不少现实情况。

年少那会儿,总觉得只要两人相爱,啥困难都能扛过去。

可等真正步入中年,面对"上有老下有小,孤军奋战无人帮"的窘境时,才恍然明白:囊中羞涩,会让许多深情都黯然失色。

就算孩子有能力赡养,父母心里还是会感到不安。

不过,哪怕孩子有足够的钱能让父母过上舒心的晚年生活。

父母没有养老金可领,心里还是会觉得挺不踏实的。

以前我读到过一个故事。

网友小林的爸爸腰伤越来越严重,医生硬是让他停下工作好好休养,他只能不干零工了。

没了收入的爸爸,由于没有养老金,只能依靠儿子来供养。

慢慢地,人的性情就发生了转变:

以前老是对儿子的生活习性挑三拣四,现在却啥也不说了。

以前总是自己说了算,现在却变得谨慎起来,很少对儿子的意见提出反对。

以前总说儿子带全家出游是“乱花钱”,现在却夸儿子“会体谅人了”。

小林发现,父亲从老是挑他毛病变成了不断夸他,这种“大转变”好像有点刻意讨好的感觉。

直到妈妈不小心受了伤住进医院,父子俩才有了坐下来好好谈心的机会。

以前,父亲心疼钱,一直不让母亲买把家用梯子来打扫高处的灰尘。

这让母亲不得不一直站在几个破旧箱子上忙活着家务。

这次妈妈没留意脚下,结果不小心摔伤了。

小林知道妈妈是怎么受伤的后,气得对爸爸大吼,怪他为了省那点小钱,结果惹出了更大的乱子。

儿子发火时,父亲仿佛做错事的小孩,慌乱无措,低声地辩解着:

“自从和你一起过日子,吃饭上不敢节省,只能从别的地方省着花,哪成想却出了事……”

瞧见父亲眼中的害怕,小林一下想到自己小时候因怕犯错挨骂的模样,心里顿时软了下来,于是问父亲怎么变得这么谨小慎微了。

“我现在没收入了,担心将来你不管我们老两口,所以一直不敢让你不高兴。”

这话如同尖刀一般,直戳小林的心窝。

在他眼里,赡养老人不是啥难事:

爸妈每年靠乡下土地的租金,能减轻点儿生活负担,而且他们有农村医保,看病住院也不怕花钱。

另外,我赚的钱足够让爸妈日常花费无忧。

可父母的想法却截然不同。

他们觉得因为自己没有养老金,在经济上没法给小林提供帮助。

他们的日常开销,也会让儿子经济上更有压力。

现在儿子有了自己的新家,老两口总觉得自己像是局外人,很难真正地融入进去。

要是他们光给儿子添累赘,一点儿忙都帮不上,说不定哪天就得被赶走了。

他们岁数不小了,生病是难免的事儿,要是让孩子们心里不痛快,往后自己要是有个病痛躺床上了,谁来在身边陪着照顾呢?

他们不会操作医院里那些先进的设备,也不懂怎么在网上进行相关操作。

身上这儿那儿都不舒服,可一到医生面前,又不知道咋说才好了。

要是瘫在床上不能动弹,身边连个儿女都没有,那肯定会遭人欺负……

想到这儿,小林一下子就懂了:

父母表面上好像是在为没有退休金发愁,实际上真正担心的是老了没人照顾。

不管是钱财方面还是日常过日子,孩子成了他们唯一能指望的人,所以他们更担心给孩子添麻烦。

随遇而安,别去强求改变父母的境遇

事情说到这个地步了。

父母没有退休金已经是现实了,作为子女的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他们的晚年过得更舒心呢?

这儿有4点小建议,大家可以先点个赞、存起来,等要用的时候再翻出来瞅瞅。

1. 把没交的养老保险给补上

要是爸妈以前没买过社保,现在可以给他们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这项政策表明:只要社保累计缴满规定年限,到退休年纪时就能拿到养老金,并且允许一次性把没缴够的部分补齐。

不同地方补缴社保的政策不一样,像“能不能补缴”“如何补缴”“补缴后能拿多少”这些问题,打12333电话问问就行。

2.建议爸妈给自己找些事情来忙活忙活。

父母年纪大了,没了收入来源,往往会觉得自己“没啥用了”。

我们可以建议父母给自己找些事情来充实生活。

不管是出于兴趣去做的事,还是打零工,都要让他们在干活时觉得自己是“有用处的”。

比如之前提到的小林的爸爸,腰伤好了之后,还是执意要去外面打工,就是不想给儿子添负担。

小林以前总觉得父亲是自找苦吃,明明可以在家安享晚年。

但后来他懂了,父亲是想担起自己的责任,想尽自己所能多给儿子一些保护、关心和帮助。

就这样,小林帮着爸爸支起了一个卖水果的小摊子。

虽说赚得不多,可投入也少,还能让父亲有活儿干、有钱挣,身体也不会累垮,真是再好不过了。

想让爸妈觉得自己有用,除了给他们找点事儿干,儿女多夸夸、认可他们也特别关键。

多夸夸父母,让他们感觉到,就算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心里还是特别依赖他们。

3.经常与父母多聊聊天

不少家长都不太会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和需要。

他们心里害怕老了没人依靠,却可能做出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举动来掩饰。

比如“坚持要去外地工作”,或者“催着孩子赶紧生娃,这样我也好帮着照看孩子”之类的说法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要想知道父母真正发愁的地方,咱们得多跟他们聊聊天,才有可能弄明白。

虽然孩子怎么安慰,也很难让父母的担忧真正减轻。

不过,只要我们努力去懂他们,就能让他们多感受到几分安心。

4.随遇而安,接纳父母的人生轨迹

当然啦,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可能既没钱帮父母,也没精力去照顾他们。

不如就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之后随它去,尊重父母的人生轨迹吧。

一个人能否安享幸福的晚年,除了要靠自身的辛勤和努力,还需要有制度的庇护,身体也健康,并且没有意外灾祸的这番好运相伴。

希望我们都能拥有足够的胆量和聪明劲儿,去调整那些能调整的,接纳所有无法调整的。

愿每位父母和孩子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参考材料如下:

1. 三联生活周刊:《爸妈陷入无退休金生活的困境》

作者肖肖觉得,心里装着人间温情,笔尖才会流露出眷恋之情。本文源自十点读书公众号(ID:duhaoshu),这个拥有超3000万粉丝的知名读书平台。如需转载,请与十点读书取得联系。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足球资讯

电话:

邮箱:

QQ:

足球资讯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