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零售走向何方?
2025年3月,在 平安银行的零售见底了吗?文章中指出:2024年通过大力出清高风险资产,重新轻装上阵,零售触底之日可期。平安银行零售最差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了。从平安银行2025年半年报看,部分零售金融指标开始有所好转。不过,多项指标保持收缩,整体零售竞争力提升仍待时日。 从2023年年报中零售业务首提“聚焦稳健型业务模式”,2024年提出升级贷款业务、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两大板块,平安银行的零售战略走向强力出清风险、业务收缩的阶段。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的零售金融有什么新变化? 一、零售...
2025年3月,在 平安银行的零售见底了吗?文章中指出:2024年通过大力出清高风险资产,重新轻装上阵,零售触底之日可期。平安银行零售最差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了。从平安银行2025年半年报看,部分零售金融指标开始有所好转。不过,多项指标保持收缩,整体零售竞争力提升仍待时日。
从2023年年报中零售业务首提“聚焦稳健型业务模式”,2024年提出升级贷款业务、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两大板块,平安银行的零售战略走向强力出清风险、业务收缩的阶段。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的零售金融有什么新变化?
一、零售贷款业务:继续收缩信用卡、消费贷
2025年6月末,平安银行零售贷款余额17,259.78亿元,继续保持收缩,较上年末下降2.3%,不过相比2024年全年个人贷款余额下降10.6%,下降趋势有所放缓。
在零售贷款投放上,继续压降高风险资产,加大低风险低、收益资产投放,提升优质客户和业务占比。上半年仅住房按揭贷款增长了6.2%,随着近年来扩充,平安银行的按揭贷款规模距离其他三大贷款业务已经较为接近。
相比之下,其他贷款投放规模都在下降。其中,曾经的两大高收益资产——信用卡贷款、消费贷余额都在继续收缩。具体看,信用卡贷款余额降幅最大,2025年6月末,信用卡贷款余额相比上一年末减少了9.2%,已不足4000亿元;信用卡流通户数4,539.08万户,相比上一年末减少了3.3%,该行表示,信用卡业务经营一是加强高质量客户获取,新户获取规模同比增长;二是推进精细化存客经营;消费贷余额比上一年末减少了3.5%。
对于贷款结构的变化,平安银行表示,旨在为中长期业务健康发展筑牢基本盘。一是持续优化资产组合策略,提升住房按揭、持证抵押等基石类业务占比;二是升级风险管控策略,提升新发放贷款质量。三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四是深化综合经营服务。
2025年6月末,个人贷款不良率1.27%,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较2025年3月末下降0.05个百分点。改善比较明显的指标,是信用卡贷款不良率相比上一年末继续下降了0.26个百分点。不过,消费贷、经营贷不良率仍在小幅上升。
二、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好转,零售AUM增长乏力
2025年上半年,平安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出现积极的好转。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24.66亿元,同比增长12.8%;其中,代理个人保险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46.1%,代理个人理财收入6.57亿元,同比增长16.3%,代理个人基金收入10.51亿元,同比增长4.7%。
不过,零售AUM整体增长相比前几年乏力,2025年6月末,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42,128.39亿元,较上年末仅微幅增长了0.4%。个人存款余额13,273.3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高于整体AUM增速,这意味着,在平安银行的零售AUM结构中,非存款资产的规模其实是在下降的。
降幅比较大的是基金保有规模。2025年上半年,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373.98亿元,同比下降38.3%,平安银行表示主要是固收纯债类产品销量下降导致。2025年6月末,零售理财产品客户持仓余额7,637.5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9%;财富管理服务信托余额2,170.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平安银行私行客户AUM余额在上半年罕见下降,距离2万亿一步之遥不过仍然迟迟未跨过去。
2025年6月末,私行客户9.9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2%;私行客户AUM余额19,661.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5%。私行客户增长3.2%,AUM余额却出现下降,说明私行客户户均AUM也在下降。前几年,平安银行的零售AUM大幅增长,增量很大部分靠私行贡献。而如今,随着私行AUM进入负增长时代,平安银行还未找到继续做大零售AUM的新抓手。
随着本轮A股/港股的持续走好,银行存款快速搬家,以及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日趋强烈,银行财富管理迎来新的机遇,这是对各家银行财富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的考验。 平安银行是否能抓住本轮资本市场的机会,重新做大财富管理业务,值得保持观察。
三、零售经营业绩:营业收入占比继续下滑,利润占比有所回升
近年来,随着零售战略的变化,风险的持续暴露,平安银行的零售业绩指标一路下降。从上半年看,平安银行零售营业收入占比已经不足45%,仅有44.8%,与对公业务营业收入43.8%的占比极为接近,大有被对公赶超之势。零售利润总额占比则从2024年的逼近0占比,有所回升至4%。
上半年,平安银行的中收也有所好转。2025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7.39亿元,同比下降2.0%。结算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3.9%,代理及委托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7.6%,主要是代理个人保险收入增长;银行卡手续费收入同比下降0.1%;其他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28.7%,主要因去年同期理财老产品收入较大,理财管理费收入同比下降。
对此,平安银行表示,受市场利率下行、资产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随着资产和客群结构持续优化,零售资产质量逐步改善,零售业务减值损失同比下降,零售利润占比有所回升。
未来,如果平安银行的各大板块更加均衡,零售金融不再追求高增长而走向真正的长期稳健,持续提升优质客户和业务占比,这样的零售也值得给予一些期待。
四、未来增长点:综合金融平台+银保业务
观察平安银行这份半年报,有一种感觉,平安银行的零售金融战略是否变得过度保守?事实上,2024年年报时就一些投资者就担心,如果经济复苏情况好于预期,消费有所反弹,资本市场走强,而平安银行又把重心投入到了对公业务上,是否会再次错失零售转型的机遇?
从这份半年报,平安银行比较好的一个亮点是综合金融平台。这是平安银行依托平安集团“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生态优势,围绕客户需求推出多样化产品组合方案,提升队伍的综合经营服务能力,不断深化“一个客户、多个账户、多种产品、一站式服务”的综合经营服务模式,持续提升客户粘性和经营效率。
对此,平安银行表示,综合金融在客户规模、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规模、贷款发放等方面为零售业务经营持续贡献价值。2025年上半年,综合金融贡献的财富客户净增户数占比57.3%、新获客AUM占比50.8%、 汽车金融贷款发放额占比9.1%、信用卡新增户数占比12.7%。后续综合金融平台能否扭转AUM增长颓势是关键。
平安银行财富管理另一个重心业务是银保业务。平安银行指出,银保业务的价值贡献进一步释放,逐步成为其大财富业务的重要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实现代理个人保险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46.1%。
2021年启动新银保业务改革,发挥平安集团综合金融优势,与平安寿险等深度合作、价值共创,将代理保险业务内嵌到财富管理体系中,全面提升客户服务的综合化、专业化水平,为私行财富业务的发展开拓新赛道。同时,对银保业务队伍建设、产品及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开启变革,持续提升含保障配置在内的综合资产配置能力。不过,银保业务创造的财富管理收入目前占比还较低,仍然需要找到更具支撑的零售增长点。
说明:本文使用素材均来自公开资料,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同时不构成对所述产品及服务的出价、征价、要约或要约邀请,不构成买卖任何投资工具或者达成任何合作的推荐,亦不构成财务、法律、税务、投资建议、投资咨询意见或其他意见。对任何因直接或间接使用本公众号涉及的信息和内容或者据此进行投资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或损失,本公众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