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峰会落幕 3 天后,特朗普突然对中国表态,不切实际的想法该醒了
特朗普这家伙一上台就爱玩关税这张牌,这次他跟普京在阿拉斯加见面后,三天之内就对中国的态度来了个小转弯。峰会是8月15日开的,地点选在安克雷奇的军事基地,俩人聊了几个小时,主要绕着乌克兰问题转,但没签啥具体协议。结果呢,8月18日特朗普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被问到会不会对中国加征二级关税,因为中国买了不少俄罗斯石油。他直接说,因为峰会谈得还行,现在没必要琢磨这事儿了,可能过两三周再看情况。这话一出,等于暂时放过了中国,避免了马上升级贸易摩擦。以前他老威胁要用关税卡住俄罗斯的油钱来源,现在看来,这...
特朗普这家伙一上台就爱玩关税这张牌,这次他跟普京在阿拉斯加见面后,三天之内就对中国的态度来了个小转弯。峰会是8月15日开的,地点选在安克雷奇的军事基地,俩人聊了几个小时,主要绕着乌克兰问题转,但没签啥具体协议。结果呢,8月18日特朗普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被问到会不会对中国加征二级关税,因为中国买了不少俄罗斯石油。他直接说,因为峰会谈得还行,现在没必要琢磨这事儿了,可能过两三周再看情况。这话一出,等于暂时放过了中国,避免了马上升级贸易摩擦。以前他老威胁要用关税卡住俄罗斯的油钱来源,现在看来,这不切实际的念头先搁一边了。
说白了,特朗普的关税策略本来就是为了逼俄罗斯在乌克兰让步。他上台后,就把贸易工具当成外交武器,对买俄油的国家下手。印度就是个例子,早前印度从俄罗斯买油比例从2021年的1.7%飙到35%,特朗普直接甩出25%的关税威胁,8月27日生效,升级到50%。他还声称印度已经停买俄油了,虽然印度官方没确认,但这招确实让印度压力山大。相比之下,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进口量远超印度,但特朗普这次没急着动中国。为什么?因为他觉得峰会有点进展,普京那边可能松口,不想节外生枝把中国彻底惹毛了。加征二级关税对中国来说,会进一步推高美国国内物价,通胀本来就高,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
回想特朗普第一任期,他就跟中国打贸易战,打得火热。2018年起步,层层加码,到2020年签了个第一阶段协议,中国承诺多买2000亿美国货,结果没兑现。拜登接手后也没撤关税,还加了点新限制。但特朗普第二任上来更狠,2月就用紧急经济权力法对中墨加征关税,理由是边境安全和毒品问题。中国关税从10%涨到20%,然后又到30%。5月12日,美中在日内瓦谈妥,双方互降关税,中国那边从125%降到10%,美国从145%降到30%,维持90天。7月底在斯德哥尔摩续签,又延90天,到11月10日。这中间,美国经济数据可不乐观,4月股债汇三杀,美股大跌,债券收益率升,美元走弱。7月生产者物价指数升到3.3%,环比0.9%,创三年新高;非农就业只加7.3万,远低于预期10万到11万。这些数字让特朗普政府清醒了,再对中国加码,国内企业借钱成本涨,消费者生活费更高,养老金缩水,谁买单?
对全球市场来说,这表态算个小利好。油价没大动,布伦特在65.79美元,西德克萨斯在62.82美元。投资者本来担心峰会没成果,关税满天飞,现在至少短期稳定了。中国继续买俄油,俄罗斯现金流没断,印度那边虽挨了刀,但整体能源市场没崩。特朗普还计划跟泽连斯基见面,欧洲领导人也掺和,估计乌克兰问题还会拖。但对中国,他暂时收手,等于承认马上加关税不现实。印度外长表示欢迎峰会进展,但对关税保持沉默,等8月25日美印贸易谈判再看。欧盟和中国也松口气,欧盟刚跟美国敲定15%关税框架,不想再乱。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国家安全工具。他想遏制中国影响力,顺便解决俄罗斯问题。文件显示,他用贸易谈判换国防合作,针对中国周边国家。但这招对中国没那么管用,中国经济体量大,市场开放给越南之类的国家,抵制美国单边主义。
经济学家警告,特朗普的关税会让美国户均多掏1300美元,2026年更多。IEEPA关税被法院判非法,但上诉中还继续。退一步说,如果这些关税永久停,税负降到户均300多美元。但损失不止钱,还有选择权,替代品贵。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欧盟都报复,影响美国3300亿出口。特朗普威胁对外国药和芯片加税,平均进口税率超18%,最高自1934年。但峰会后对中国让步,显示他懂分寸,不想把经济玩脱。
印度和中国反应不同。印度叫关税不公,誓护国家利益,但没报复。特朗普说印度丢了俄罗斯油客户,虽然印度比例高,但实际还在买。中国低调,支持和平努力,不评论关税。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说,中国支持一切有助于乌克兰危机的和平解决。这显示中国不想卷入美俄博弈,专注自家经济。特朗普的表态,也让华尔街松口气,之前75国求谈判,现在至少中国短期安全。
长远看,特朗普的灵活性是双刃剑。共和党支持者爱他强硬,但选民感受到经济痛。民调显示,51%不赞成他关税处理,56%说过头。股市反应敏感,峰会后小涨。特朗普签行政令延中国关税休战到11月10日,避免升级。但如果俄罗斯不让步,他找其他理由加关税。中国清楚,这张牌弊大于利,特朗普不愿公开承认不敢加,但表面还得维持主动假象。
全球贸易格局在变。特朗普想孤立中国,用125%关税,但4月9日暂停90天,降到10%。中国报复美国农产品和能源。谈判中,美国让步,显示实力平衡。中国没完全脱钩,美国企业还靠中国市场。峰会后特朗普表态,等于短期和解信号。但两三周后呢?如果乌克兰没进展,关税卷土重来。印度面临9亿额外成本,工作岗位风险大。俄罗斯绕道卖油给中国、印度、土耳其,欧盟禁令下继续赚钱。
对中国来说,这表态是喘息机会。继续买俄油,支持俄罗斯现金,但也警惕美国翻脸。北京推动和平,但不卷入。印度调整供应链,找中东油,成本升。全球企业重估风险,远离专制能源供应商。特朗普的关税赌局,是对选民忍耐的赛跑。短期看,他打消了马上对中国加码的不现实念头,但长远不确定。经济现实总比政治姿态实打实,大家等着看两三周后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