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消费水平回落至2019年前,存款却激增,财富重组即将开启
手里的存款比2019年多了一倍,但国庆节出去玩的钱反而花得少了?还有人说,这背后可能要迎来一场像暴风雨一样的财富大洗牌,到底怎么回事呢?十月中旬,有个消息说“国庆人均花费比2019年还低”,搞得不少人都搞不懂了。一边是居民存款已经突破了161万亿,一边是消费的意愿一直在往下走,再加上特朗普突然“变卦”,中美会谈又快到了,这下一轮财富差距是不是要变大了?咱普通老百姓,该怎么应对这个局势啊? 说到国庆节的消费数据,今年假期刚过一公布,挺让人一头雾水的——人均消费比去年少了13%,还比2019年那个...
手里的存款比2019年多了一倍,但国庆节出去玩的钱反而花得少了?还有人说,这背后可能要迎来一场像暴风雨一样的财富大洗牌,到底怎么回事呢?十月中旬,有个消息说“国庆人均花费比2019年还低”,搞得不少人都搞不懂了。一边是居民存款已经突破了161万亿,一边是消费的意愿一直在往下走,再加上特朗普突然“变卦”,中美会谈又快到了,这下一轮财富差距是不是要变大了?咱普通老百姓,该怎么应对这个局势啊?
说到国庆节的消费数据,今年假期刚过一公布,挺让人一头雾水的——人均消费比去年少了13%,还比2019年那个疫情之前的年份还低。这个状况看得人一时间有点儿摸不着头脑:2019年,居民存款才79.5万亿,而到2025年已经蹭蹭涨到161万亿,翻了一倍还多;再看看M2,也从195万亿涨到了332万亿,额度可是大幅增加,但贷款额从54万亿到83.5万亿,涨幅还不到55%。按理说,存款多了,借钱压力减轻,花的钱应该越多才对呀,可偏偏,消费反倒缩水了,咋回事呢?
不少人觉得“存款多等于购买力强”,其实这是把结果当成原因了。举个例子啦:要是一个家庭年收入100万,存50万和存200万,谁觉得更悲观?答案无疑是存200万的——因为他们对未来收入没信心,担心裁员,怕降薪,所以拼命攒钱,不敢随意花。这就是目前的状况,自2019年起,居民存款狂增,贷款却越来越谨慎,背后反映的就是大家对未来预期变得更不乐观了。
咱们可以算个“居民悲观预期指数”,就是居民的总存款除以名义GDP。2019年前,这个指数一直在70%到80%之间保持稳定,但从2019年开始,指数像坐火箭似的蹭蹭上涨。这说明啥?目前人手里的钱,大部分是通过压缩开支攒出来的,并不是因为收入增加了、钱用不完,而是为了应对可能的风险。就像网友说的:“手里没点余钱,心里总不踏实,即使有钱也不敢随便花,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失业?”
这大量存款都从哪儿来的呢?其实,很大一部分来自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把钱投到企业和居民手里。本想着让大家多花钱、帮企业活跃起来,也算是之前众人盼的“全面牛市”背后的动力。不过,钱到手后,并没有大规模流到消费市场——比如国庆期间的消费数据就是个明白的例子。就是说,那个“堵点”没打破,钱在中间卡住了,未能带动消费喝足。
虽说大家的消费没啥明显起色,但有个领域悄悄出现了确定性机会——AI。翻翻腾讯最新的财报就能发现,过去一年营收逐季攀升,尤其是游戏、广告和金融科技这三块,广告那块的增长速度竟然达到20%。腾讯自己都说,AI 在提升广告点击率和转化率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在企业服务里面,AI业务也在不断推进,甚至连游戏都加入了AI虚拟队友,玩起来更有趣了。
这可不是个孤例,而是整个 AI 产业链传递出来的信号。美股的纳斯达克指数、咱们的创业板、科创板、以及恒生科技指数,都沿着 AI 这个节奏在涨。有网友还说:“以前觉得 AI 只是个概念炒作,现在看到腾讯这样的巨头都靠 AI 挣钱了,这条路应该靠谱。” 更重要的是,AI 行业还能拉动芯片、储能、光伏这些上下游产业,要是这个趋势能持续下去,或许会变成下一波财富的主要源头。
还有个连带反应得留意,就是互联网公司借着 AI 赚的更多钱,IT 行业的程序员收入可能会跟着上涨。这些大厂的员工收入涨了,他们的消费,比如买衣服、吃饭,甚至买房买车,可能会先回暖,反过来又能带动整个消费市场。有个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网友留言说:“要是公司业绩不错能拿到更多奖金,我肯定会多花点,现在主要担心不稳定,敢不敢随便花。”
不过说到投资,不能光看机会啊,风险也得警惕。如今科创板、创业板和腾讯这些和 AI 振兴相关的股票,涨得挺快,估值也不算低了。一位分析师说过:“资本市场关注的可是未来,眼前的股价早就把未来的预期都反映出来了。” 所以如果打算往这块投,一定要等估值降到合理点,别盲目跟风追高。
要是跟“老登股”比起来,那些传统消费、周期性股票虽然估值实惠,安全性也挺高,但还没等到消费真正回暖的迹象。要是你觉得政府能搞定消费“堵点”,比如补贴或者政策引导,让大家敢花钱,那就可以提前做准备;要是不太有信心,还是得再等等。说到楼市,也差不多,毕竟它的回暖得先于消费恢复,除非是刚需,最好等“老登股”先涨起来,再考虑买房。
还有个不太确定的因素,得提一下:那就是中美关系。之前特朗普一阵调皮,包括态度的变化,导致大A股市一直在震荡中晃悠,月底那场中美会晤也可能出现“黑天鹅”事件。而且咱们的稀土出口管制,说不定会变成长久的政策,对美国的影响也挺大的,后续的走向还真不好预测。有网友说:“要是贸易摩擦再升级,会不会对股市带来影响?” 这事得多留心,投资时得提前准备好应对的方案。
总结一下吧,现在的市场就像“冰火两重天”,一方面,AI带动的科技板块有明确的机会,但估值偏高;另一方面,传统消费板块估值低,但得等消费回暖才行。要想稳妥点,建议可以分散一下持仓,别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从长远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个大目标,就算中间遇到点波折,放到十年的视角里,看多中国、布局优质资产,基本上不会错。
毕竟在财富重新洗牌的时候,有人会不幸跌落榜单,也有人会重新崛起。重要的是看清趋势,把控风险,无论是存钱还是投资,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别因为焦虑盲目跟风,也别因为悲观而错失机会。就像网友说的:“钱是自己的,得想明白再行动,跟着大势走,基本不会偏离太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