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尴尬了!福建舰官宣后叫嚣要穿越台海峡的英航,是否还有勇气进行这样的挑衅
当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指挥官詹姆斯·布莱克莫尔准将站在飞行甲板上,向媒体宣称此次“高桅杆25”行动是“本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部署”,并强调F-35B战机作为“力量倍增器”的威力时,他或许未曾料到,几天后中国福建舰的官宣会让这场精心策划的秀显得如此尴尬。 2025年9月22日,中国军方正式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训练。这意味着福建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使用电磁弹射器成功弹射五代舰载机的航母,而歼-35也成为全球...
当英国海军“威尔士亲王”号航母打击群指挥官詹姆斯·布莱克莫尔准将站在飞行甲板上,向媒体宣称此次“高桅杆25”行动是“本世纪以来规模最大的部署”,并强调F-35B战机作为“力量倍增器”的威力时,他或许未曾料到,几天后中国福建舰的官宣会让这场精心策划的秀显得如此尴尬。
2025年9月22日,中国军方正式宣布,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已成功完成在福建舰上的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训练。这意味着福建舰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使用电磁弹射器成功弹射五代舰载机的航母,而歼-35也成为全球首架实现电磁弹射的隐形战机,甚至领先于美国F-35C的进度。
与福建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威尔士亲王”号虽然搭载了24架F-35B战斗机,但其采用的仍是短距起飞方式。更尴尬的是,英国目前可用的F-35B总数很可能不足30架,且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近年来因故障频发,甚至出现过“拆东锚补西锚”的窘境。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能够弹射2吨至70吨的各类飞机,远超蒸汽弹射器的7吨至45吨限制。这一技术优势使得福建舰可以搭载更多种类的舰载机,包括固定翼预警机空警-600,它作为航母编队的“千里眼”和空中大脑,极大提高了远程探测预警和指挥控制能力。
当英国航母还在为展示“全球英国”形象而奔波时,福建舰已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为后续各型舰载机融入航母编队体系打下良好基础。军事专家张军社指出,三型机弹射成功表明福建舰已具备基本作战能力,为其服役及形成战斗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在福建舰宣布这一突破性进展的同时,英国“威尔士亲王”号正停靠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此前,英国媒体曾炒作该航母可能穿航台湾海峡以彰显“航行自由”。但面对福建舰展现出的强大技术实力,英方是否还有勇气进行这样的挑衅,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福建舰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是亚洲自二战结束以来下水的最大型军舰。其弹射起降效率远超滑跃起飞方式,每昼夜战机出动架次可能达到150-200次,堪比美国最先进的福特级航母。
与福建舰形成对比的是英国海军的现状。英国国防预算深受经济衰退的侵蚀,甚至曾有英国政府官员提出要“封存一艘航母以削减军事开支”。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自服役以来大小问题不断,特别是两舰曾因螺旋桨联轴器故障而导致无法在预定部署任务开始时出航。
福建舰通过台湾海峡赴南海开展试验训练时,中国国防部强调这是航母建造过程中的正常安排,不针对任何特定目标。这种低调务实的姿态,与英国航母大张旗鼓的“高桅杆25”行动形成鲜明对比。
当英国航母还在依靠“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维持战力时,福建舰的科研团队已经攻克了“从滑跃到弹射起飞的无缝转接”技术,致力于缩短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一位科研人员在弹射成功后感叹“17年了,孩子都大了”,道出了这背后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付出。
福建舰的成功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体系建设上。随着三种机型弹射成功,以及九三阅兵中亮相的歼-15D等机型,中国海军航母“五件套”已基本完备,体现了航母在制空、制海、对陆打击、侦察预警、电子对抗、反潜等方面的综合作战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完全由中国自主研制。军事专家马伟明曾表示,只要方向正确,方法得当,技术发展的进程可以大大缩短。相比美国福特号航母花了21年时间完成从研制到应用的过程,中国在电磁弹射技术上的追赶速度令人惊叹。
英国航母打击群计划进行为期220多天的部署,涉及地中海、中东、东南亚、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然而,这种试图重现“日不落帝国”荣光的努力,在福建舰实际技术突破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福建舰的进步使得中国海军远海综合作战能力有了根本性提高,在远海执行制空作战、对海对陆打击等作战任务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张军社认为,福建舰已跻身世界最先进航母之列。
当英国航母还在为展示存在感而远渡重洋时,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成功已经让中国海军在技术层面上实现了代际跨越。有分析认为,福建舰的入列将为中国海军“迈向真正的全球投送型海军铺平道路”,为未来的核动力航母做准备。
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成功,不仅是一项技术突破,更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海权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也象征着航母强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