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资历比朱德还老,授衔时憾失元帅衔,毛主席:务必享元帅待遇

咱们聊起开国时候的将帅,很多人都能说出几个元帅的名字,但有位将领常常被忽略。他在革命队伍里的资格比不少元帅都老,最后评衔时没拿到元帅肩章,却被特别安排享受同等待遇,这个人就是张云逸。 他早年就跟着孙中山的队伍干,加入过那个推翻清朝的革命团体,还参加过好多次武装起事。在旧军队里,他一步步升到了能管一个旅的位置,领的是高级军官的俸禄。后来看清了旧势力的问题,转而加入了共产党。 跟邓小平一起在广西发起过一次重要的武装起义,拉起了一支工农红军,他牵头带领那支队伍。之后带着队伍走了很远的路,跟中央红军汇...

咱们聊起开国时候的将帅,很多人都能说出几个元帅的名字,但有位将领常常被忽略。他在革命队伍里的资格比不少元帅都老,最后评衔时没拿到元帅肩章,却被特别安排享受同等待遇,这个人就是张云逸。

他早年就跟着孙中山的队伍干,加入过那个推翻清朝的革命团体,还参加过好多次武装起事。在旧军队里,他一步步升到了能管一个旅的位置,领的是高级军官的俸禄。后来看清了旧势力的问题,转而加入了共产党。

跟邓小平一起在广西发起过一次重要的武装起义,拉起了一支工农红军,他牵头带领那支队伍。之后带着队伍走了很远的路,跟中央红军汇合,又跟着大部队走完了长征,在总部里帮着统筹参谋工作,不少行军打仗的安排都有他的参与。

抗战打响后,南方的游击队合编成新四军,他当参谋长,后来部队遇到重大挫折重建,他的位置仅次于代军长,实际管着不少军事事务,当时在新四军里的分量比后来的粟裕还重一些。要知道,跟新四军平级的八路军里,除了少数人,其他主要将领后来都评上了元帅。

到了解放战争,他在华东地区帮着陈毅等人打理后方,负责前方队伍的人员补充和物资调配,把后勤保障做得很扎实,前方打仗不缺人不缺粮,都离不开他的统筹。那些有名的大仗,能打赢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1955 年评军衔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功劳大、资格老,但最后只评了大将。不是他贡献不够,而是当时评元帅有两条明确的杠杠:一是解放战争时带过野战军级别的队伍,二是 1955 年前当过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这两条他都没占上,所以没评上元帅。

不过毛主席专门跟其他领导人提过,说他的贡献不比元帅小,得让他享受一样的待遇。后来组织上真就这么安排了,他的工资跟元帅一个标准,其他方面的照料也都按元帅的规格来,这在十大将里是独一份的。

他的经历很特别,既跟着孙中山护过驾,又跟邓小平一起带过兵,还跟周恩来一起参加过北伐,从清朝末年的革命一直走到新中国成立,几乎见证了整个近代革命的全过程,最后活到 82 岁,是十大将里最后一个离开的。

我觉得评衔这事儿挺客观的,不是只看资格老不老,更要看当时承担的具体职责。他虽然资格比不少元帅老,但解放战争时主要管后勤,不是一线带兵的主帅,没评上元帅符合当时的评定规矩。但给他元帅待遇,又能看出组织上没忽略他几十年的功劳,这种安排既讲原则又有人情味,挺合理的。

毕竟革命不是靠一个人拼出来的,有人在前面带兵打仗,就得有人在后面稳固后方,缺了哪一块都不行。他干的后勤工作看着不如前线打仗风光,但对整个战局的影响一点不小,给这样的待遇也是对他工作的认可。

你们要是了解到这些情况,会觉得这种安排合适吗?或者你们怎么看在评衔的时候,资历、具体职务和实际贡献这几方面该怎么权衡呢?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足球资讯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足球资讯

电话:

邮箱:

QQ:

足球资讯

Powered by 足球资讯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