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养老金方案将出,挂钩百分比会取消吗?调整重点在这
王大爷每月养老金3000元,工程师老李每月养老金9000元。 去年在挂钩调整环节,当地规定按养老金基数的1%增加,结果王大爷只涨了30元,老李却猛涨90元,两人差距整整拉大了60元。 如果换在西藏(去年挂钩比例高达1.81%),这个差距会扩大到160元。 这个年年让养老金低的人“憋屈”的挂钩百分比规则,在今年强调“向低收入倾斜”的大背景下,到底会不会被取消? 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已经明确:继续沿用“定额+挂钩+倾斜”三结合的老办法,但新增了一句话——“重点向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倾斜”。...
王大爷每月养老金3000元,工程师老李每月养老金9000元。 去年在挂钩调整环节,当地规定按养老金基数的1%增加,结果王大爷只涨了30元,老李却猛涨90元,两人差距整整拉大了60元。 如果换在西藏(去年挂钩比例高达1.81%),这个差距会扩大到160元。 这个年年让养老金低的人“憋屈”的挂钩百分比规则,在今年强调“向低收入倾斜”的大背景下,到底会不会被取消?
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通知已经明确:继续沿用“定额+挂钩+倾斜”三结合的老办法,但新增了一句话——“重点向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倾斜”。 这立刻让人联想到挂钩调整中的百分比机制。 目前已知西藏、上海等养老金较高的地区,过去挂钩比例普遍超过1%,远高于河南、吉林等地的0.6%-0.8%。
挂钩百分比表面看是“多缴多得”,但实际加剧了差距。 一位社保研究专家算过一笔账:若全国统一按1%挂钩,养老金6000元的高收入者比2000元低收入者多涨40元。 而西藏去年的1.81%挂钩比例,导致当地退休金最高与最低人群的月差额扩大近200元。 这与今年“控高补低”的政策基调明显冲突。
但完全取消挂钩百分比可能性很小。 人社部的文件白纸黑字写着“挂钩调整需关联工龄和养老金水平”,这等于承认了对长期缴费者的激励原则。 更可能的方案是:大幅降低挂钩权重,向定额和工龄倾斜。 比如西藏或将比例从1.81%压缩至1.2%以内,海南从1.3%降到0.9%。 多数省份则可能首次把挂钩比例压到0.7%以下,同时把定额调整提高10-20元,工龄单价涨到3元/年。
一个极特殊案例是北京的模式。 去年北京规定:养老金6813元以下的涨50元,6813元以上的只涨25元,挂钩比例仅0.2%。 这相当于让低收入者涨幅反超高收入者。 但这种“倒挂”模式很难推广。 一名地方社保局工作人员私下解释:“像东北、中部一些养老金结余少的省份,如果给占多数的低收入群体猛加钱,地方财政可能兜不住。 ”
倾斜调整环节的加码更值得关注。 多个省份计划对高龄群体提标:70-79岁每月加发35元(去年多为30元),80岁以上加70元(去年60元)。 广西、云南等地区还新增了对边疆县退休人员的补贴,月增发150元。 这种补贴不挂钩基础养老金,直接“雪中送炭”。
工龄的价值也被强化了。 山东被曝出新方案中工龄单价涨至2.8元,40年工龄者仅此一项就能涨112元;江苏则被传将工龄段分级,30年以上部分按3.5元计算,同样工龄的退休人员比去年多涨40元。 这种调整既保留“长缴多得”的激励,又避免直接放大贫富差距。
区域差异仍将存在。 西藏的定额调整预计达80元(全国最高),同时叠加高龄和边疆补贴,实际低收入退休人员可涨150元以上。 而河南的定额调整可能仅40元,工龄单价维持在1.8元。 一名河南退休工人直言:“我们更希望多涨点定额钱,工龄长的人当初工资低,按比例挂钩实在吃亏。 ”
省级方案的落地节奏已经明确。 上海、陕西预计7月22日率先公布细则,西藏、广东将在7月25日前跟进,其余省份最迟8月初全部出炉。 养老金的补发金额最快将在7月底到账。 对3400万月养老金低于3000元的退休人员来说,今年能否缩小与高收入群体的差距,关键在于挂钩比例下调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