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追悼会,叶剑英坚决拒绝致悼词竟因为他?
1976年1月8日这天,整个中国都被笼罩在巨大的悲伤之中。周总理走了,这位为国操劳一生的老人家,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和人民。 四天后,政治局召开会议,商讨周总理追悼会的各项安排。会议室里气氛沉重,大家都在为这位敬爱的总理送行做最后的准备。 会议进行得还算顺利,各种仪式流程都一一敲定。可就在讨论谁来致悼词这个问题时,会场突然安静下来。 按理说,这个重任应该落在叶剑英元帅身上。他跟周总理的交情深厚,资历也够老够重。可当有人提议让他致悼词时,叶剑英连连摆手:“我给总理致悼词不合适,按资历讲只有他合...
1976年1月8日这天,整个中国都被笼罩在巨大的悲伤之中。周总理走了,这位为国操劳一生的老人家,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土地和人民。
四天后,政治局召开会议,商讨周总理追悼会的各项安排。会议室里气氛沉重,大家都在为这位敬爱的总理送行做最后的准备。
会议进行得还算顺利,各种仪式流程都一一敲定。可就在讨论谁来致悼词这个问题时,会场突然安静下来。
按理说,这个重任应该落在叶剑英元帅身上。他跟周总理的交情深厚,资历也够老够重。可当有人提议让他致悼词时,叶剑英连连摆手:“我给总理致悼词不合适,按资历讲只有他合适!”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愣住了。叶剑英元帅说的这个“他”到底是谁?为什么连叶剑英都觉得自己不够格?
五十年前的黄埔相遇
说起叶剑英和周恩来的友谊,那得追溯到1924年的黄埔军校。
那时候国共正处于蜜月期,孙中山先生还在世,革命的火种刚刚点燃。叶剑英在廖仲恺的邀请下来到黄埔军校任教,心里其实挺高兴的,因为他对国民党内部的一些做法早就看不惯了。
四个月后,周恩来也来了。廖仲恺把两人介绍认识,这一见面,叶剑英立马就被周恩来那种特有的气质给吸引住了。说句实在话,周恩来身上那种亲和力,真是让人一见就忘不了。
叶剑英是个主动的人,没事就找机会跟周恩来聊天。时间一长,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在交流中,叶剑英逐渐被周恩来的理想和信念所打动。有一次,他甚至直接跟周恩来说:“我想加入共产党!”
周恩来笑着摇头:“咱们国共合作有言在先,你要是来我们这儿了,那不成撬墙角的了?”
这话说得叶剑英脸都红了。不过周恩来接着说:“身为革命者,无论在哪个党派,只要方向对了,都能为国家做事。”
这番话让叶剑英深受感动,他决定先在孙中山先生手下好好干革命。
风雨同舟的革命岁月
好景不长,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蒋介石开始露出真面目。国民党内部越来越腐败,叶剑英心里那个憋屈啊。
四一二事变后,叶剑英终于下定决心,在周恩来的介绍下成为了地下党员。从那时起,他就以地下党的身份在国民党内部搞情报工作,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南昌起义时,叶剑英在暗中帮助贺龙;广州起义时,他直接参与其中,正式成为红军一员。
有了与周恩来共事的机会后,两人的关系更加密切。叶剑英在战场上受伤,周恩来总是第一个赶来探望;周恩来因为劳累生病,叶剑英就守在床边照顾。
这种生死与共的友谊,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最后的告别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叶剑英陪同周总理一起接待外宾。就在这次工作中,叶剑英从周总理口中得知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周总理患了膀胱癌。
听到这个消息,叶剑英好几天都睡不着觉。膀胱癌啊,这在当时可是要命的病。看着周总理依然带病工作,叶剑英心如刀绞。
他赶紧把这事报告给毛主席,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周总理这才开始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叶剑英想方设法为周总理补身体,经常跑到河边钓鱼,亲自熬鱼汤送给周总理。
这一照顾就是三年。1975年9月,周总理病情恶化,住进了医院。叶剑英隔三差五就去探望,每次去都是心情沉重。
1976年1月8日早上,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
真正的答案
叶剑英之所以拒绝致悼词,不是因为他跟周总理关系不好,而是因为他认为有人比自己更合适。这个人就是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和周恩来的友谊,比叶剑英和周恩来的友谊还要早一年。1920年,两人作为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一起登上了前往法国的客轮。
在法国的艰苦岁月里,他们一起开过豆腐店,一起创办过革命刊物《赤光》。周恩来还因为邓小平刻印的蜡板字迹工整,称赞他为“油印博士”。
回国后,两人一起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革命生涯。在邓小平心中,周恩来不仅是战友,更像是大哥。
周总理住院期间,邓小平隔三差五就去探望。据当时的卫士说,仅1975年上半年,邓小平就找周总理谈话二十多次。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的那天,邓小平痛哭流涕,仿佛失去了最亲的哥哥一般。
历史的选择
1976年1月15日,邓小平在周总理追悼会上致悼词。当他说到“周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时,追悼会现场响起了哭声。就连站在台上的邓小平,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夫人乘坐飞机,将周总理的骨灰洒在了北京城上空。
叶剑英元帅的这个决定,现在看来是对的。邓小平与周总理的关系,确实比兄弟还要亲。对邓小平来说,周总理扮演着大哥的角色;而对叶剑英来说,周总理更像是战友和好朋友。
这种微妙的区别,也许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得到。叶剑英元帅的谦让,不仅体现了他的胸怀,更体现了他对周总理的尊重和对历史的负责。
写在最后
说到底,不管是叶剑英元帅还是邓小平同志,他们都是为国为民的老革命。他们与周总理的友谊,都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真挚情感。
只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叶剑英元帅选择了退让,让更合适的人来承担这个重任。这种选择,体现的不仅是个人品格,更是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友谊的珍视。
你觉得叶剑英元帅的这个决定怎么样?在你心中,什么样的友谊才是最珍贵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