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平均月访问量在今年首次触及50亿次,DeepSeek排名第二
点击关注不迷路 AI聊天机器人这半年:有人悄悄当上打工人,有人突然成了流量明星 最近你有没有发现,手机里突然多了几个能聊天的AI助手? 它们可能叫“Gemini”“Claude”,或者直接叫“ChatGPT”。 这些原本听起来像科幻电影里的名字,现在正悄无声息地钻进我们的工作文档、购物车,甚至外卖订单里。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从2024年8月到2025年7月,全球用户访问ChatGPT的次数接近466亿次,比去年同期多了一倍还多。 如果按分钟算,每分钟有超过88万次访问: 相当于每秒钟有1.4...
点击关注不迷路
AI聊天机器人这半年:有人悄悄当上打工人,有人突然成了流量明星
最近你有没有发现,手机里突然多了几个能聊天的AI助手?
它们可能叫“Gemini”“Claude”,或者直接叫“ChatGPT”。
这些原本听起来像科幻电影里的名字,现在正悄无声息地钻进我们的工作文档、购物车,甚至外卖订单里。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从2024年8月到2025年7月,全球用户访问ChatGPT的次数接近466亿次,比去年同期多了一倍还多。
如果按分钟算,每分钟有超过88万次访问:
相当于每秒钟有1.4万人和它聊天。
而谷歌的Gemini、Anthropic的Claude这些“选手”,也各自积累了十几亿次的访问量。
这些数字听起来像天文数字?
别急,咱们慢慢拆开看。
一、AI聊天机器人的“流量密码”是什么?
先说ChatGPT。它为什么突然火了?
其实答案就在你每天的工作和生活里。
比如你是个实习生,老板突然甩来一堆会议录音,让你整理成纪要。
这时候你可能会打开ChatGPT,上传录音,10秒钟生成文字稿,还能自动列出重点。
再比如你是个学生,写论文卡在文献综述,AI能帮你归纳几十篇论文的核心观点。
这些场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
根据OpenAI的统计,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已经突破4亿,其中超过40%是通过手机App使用的。
也就是说,每10个手机用户里,就有1个人在用它处理工作或学习问题。
更关键的是,它的流量增长有明显的“工作日高峰”。
数据显示,工作日的访问量接近2亿次,周末却跌到1.3亿次。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人们不是拿它当消遣玩具,而是当成了“数字打工人”。
二、Gemini和Claude:低调的追赶者
如果把AI聊天机器人比作一场马拉松,ChatGPT是那个领跑的选手,但后面的人追得也不慢。
谷歌的Gemini最近半年涨了不少“粉丝”。
它的月活跃用户从9000万飙到3.5亿,日活跃用户也从900万涨到3500万。
虽然总量还不到ChatGPT的一半,但增长速度确实够猛。
Gemini的秘诀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被“塞”进了谷歌自家的几乎所有产品里。
比如安卓手机、Chrome浏览器、Google Workspace办公套件:
你可能没特意下载Gemini App,但用谷歌地图查路线时,AI已经帮你规划了最优方案;
用Gmail写邮件时,AI自动补全了后半句。
而Claude的“特长”是代码。
Anthropic公司最近推出的Claude Code功能,让程序员们爱不释手。
数据显示,自从5月份Claude 4模型上线后,它的活跃用户增长了3倍。
程序员们发现,用它写代码不仅快,还能自动检查错误。
比如写一个Python脚本,Claude能直接给出优化建议,甚至帮你把代码适配到不同的操作系统上。
三、DeepSeek:黑马
说到DeepSeek,它可能是这份榜单里最“魔幻”的存在。
它的访问量从去年同期的560万次,暴涨到今年的27.4亿次,增长率直接冲上48,848%。
这相当于什么概念?
如果一家公司去年只卖出100件商品,今年突然卖了5万件,股价肯定得翻倍。
但DeepSeek的崛起也引发了不少疑问:
它的用户到底是谁?
为什么增长这么快?
目前公开的信息不多,但从数据来看,它的用户集中在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
有开发者反馈,DeepSeek在中文对话和本地化服务上做得不错,比如能精准理解方言俚语,或者根据本地节日推荐活动方案。
不过,这种爆发式增长也存在风险。
就像短视频平台上的“爆款账号”,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可能快。
如果用户只是尝鲜,没有形成粘性,后续增长可能会放缓。
四、AI聊天机器人,正在改变什么?
聊了这么多数据,咱们回到现实:
这些AI到底在改变什么?
1. 工作方式变了
以前写报告需要查资料、做表格、改格式,现在可能只要输入一句“帮我写一份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分析”,AI就能给出大纲和数据图表。
2. 企业省钱了
比如Anthropic的企业分析仪表盘,能让公司老板看到员工用了多少AI资源。
哪个部门用AI写代码最多?
哪个团队在用AI优化供应链?
这些数据一目了然。
3. 普通人有了“超能力”
不会写文案?AI帮你润色;
不会做PPT?AI提供模板;
甚至想学一门新语言,AI也能当口语教练。
五、AI竞争:不是谁赢谁输,而是谁能“活下来”
现在回头看,AI聊天机器人的竞争已经从“谁先出技术”变成了“谁能持续提供价值”。
比如ChatGPT虽然流量第一,但它得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让用户长期付费?
目前它的订阅价格从每月17美元到200美元不等,但很多用户用着用着发现“好像没那么刚需”,续费率并不高。
而Gemini和Claude则在企业市场发力。
谷歌给Gemini加入了多模态搜索功能,能同时处理文字、图片和视频;
Anthropic则让Claude支持Windows系统,程序员不用再折腾Linux子系统。
这些细节改进,可能比“流量大战”更重要。
至于DeepSeek,它需要证明自己不是一阵风。
如果能持续优化本地化服务,或许能在中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站稳脚跟。
六、未来会怎样?
如果非要预测,AI聊天机器人可能会分成两类:
一类是“全能型选手”,像ChatGPT和Gemini,覆盖工作、生活、娱乐全场景,但容易变成“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
另一类是“垂直领域专家”,比如Claude专注代码优化,DeepSeek深耕本地化服务。
它们可能用户少一些,但粘性更高。
至于普通用户,咱们只需要记住一点:
AI不是来抢工作的,而是来帮你省时间的。
就像计算器不会取代数学家,但会用计算器的人,效率肯定比不会用的高。
最后说个冷知识:
现在全球每10个互联网用户里,就有1个人用过AI聊天机器人。
再过一年,这个比例可能会变成1:3。
所以,下次当你对着手机说“帮我写封邮件”时,别觉得奇怪:
你正在参与一场静悄悄的“生产力革命”。
只是这场革命里,没有硝烟,只有代码和对话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