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四口移民美国,回国探亲发现户籍被注销,全家大闹派出所
上海一家四口移民美国,回国探亲发现户籍被注销,全家大闹派出所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什么叫户籍被注销?我们全家都还活着呢!”王美丽拍着桌子对派出所工作人员喊道。 “您先别激动,我查一下系统...”民警小张盯着电脑屏幕,眉头越皱越紧。 “查什么查?我们一家四口在美国生活得好好的,怎么就成了黑户?”陈志华的声音在户籍大厅里回荡。 这一切的起因,只是一次普通的回国探亲。 01 2016年的上海,梧桐叶正黄。 陈...
上海一家四口移民美国,回国探亲发现户籍被注销,全家大闹派出所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什么叫户籍被注销?我们全家都还活着呢!”王美丽拍着桌子对派出所工作人员喊道。
“您先别激动,我查一下系统...”民警小张盯着电脑屏幕,眉头越皱越紧。
“查什么查?我们一家四口在美国生活得好好的,怎么就成了黑户?”陈志华的声音在户籍大厅里回荡。
这一切的起因,只是一次普通的回国探亲。
01
2016年的上海,梧桐叶正黄。
陈志华坐在浦东新区的星巴克里,手里拿着刚刚收到的美国绿卡。
咖啡已经凉了,但他还是机械地搅拌着。
心情五味杂陈。
他是个典型的上海IT男。
身高一米七五,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格子衬衫。
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工作了十年,从程序员一路做到技术总监。
年薪四十万,在上海也算中产阶级了。
妻子王美丽是徐汇区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财务经理。
比陈志华小三岁,长得清秀,性格温柔。
两人是大学同学,恋爱八年才结婚。
婚后育有一儿一女。
儿子陈晓宇十六岁,正读高二。
身高已经超过了父亲,篮球打得不错。
学习成绩中等偏上,最大的梦想是去美国读大学。
女儿陈晓敏十三岁,刚上初一。
长得像妈妈,文静乖巧,钢琴已经过了八级。
一家四口住在浦东新区的一套三居室里。
房子是2010年买的,当时花了280万。
贷款还了六年,还剩下一百多万没还清。
到2016年,房价已经涨到600万。
按揭每个月一万五,压力不小,但也算稳定。
陈志华之所以选择移民,主要是为了孩子的教育。
上海的学区房太贵了,竞争太激烈了。
儿子陈晓宇的成绩虽然不错,但要考上好大学还是有压力。
女儿陈晓敏虽然还小,但也要面临同样的问题。
与其在国内卷生卷死,不如到美国给孩子们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这个想法在陈志华心里萌芽了很久。
2015年,他开始准备技术移民的材料。
学历、工作经验、英语成绩,一样一样地准备。
整个过程花了将近一年时间。
期间他请了专业的移民律师,花费了十几万。
好在最终成功获得了美国EB-1A杰出人才绿卡。
拿到绿卡的那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
王美丽做了一桌丰盛的菜。
糖醋排骨、红烧鱼、蒜蓉菜心,都是陈志华爱吃的。
“爸爸,我们真的要去美国吗?”陈晓敏问,声音里带着不安。
“是的,宝贝。爸爸妈妈希望给你们更好的教育环境。”王美丽摸了摸女儿的头。
“那我们的房子怎么办?这里的朋友怎么办?”陈晓宇放下筷子。
虽然嘴上说着想去美国读书,但真的要离开时,还是有些舍不得。
“房子留着,请叔叔帮忙看着。朋友们可以通过网络联系。”
陈志华说的叔叔,是他的弟弟陈志强。
陈志强比陈志华小三岁,在一家物流公司做主管。
年收入二十多万,算不上富裕,但也过得去。
没结婚,一个人住在父母留下的老房子里。
那是一套六十平米的两居室,在黄浦区。
虽然面积不大,但地段不错,价值也有四百多万。
兄弟俩从小感情就好。
陈志强性格外向,善于交际。
陈志华内向一些,专注技术。
两人互补,关系一直很亲密。
陈志华出国前,专门找弟弟商量了房产托管的事。
“哥,你放心去吧。房子我帮你看着。”陈志强拍着胸脯保证。
“物业费、水电费什么的,我都会处理好。”
“还有每年的房产税,你记得提醒我。”
“放心,这些事我都记着呢。”
两人还特意去公证处做了委托书。
授权陈志强代为处理房产相关事务。
包括缴纳各种费用、联系物业公司、处理突发情况等。
陈志华当时想得很周到,觉得有弟弟帮忙,自己在美国就可以安心了。
02
2016年10月15日,一家四口拖着行李箱走进浦东机场。
临行前,陈志华去了一趟徐汇区派出所。
办理了出国登记手续。
“陈先生,您这是长期出国,对吧?”户籍民警问。
那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民警,姓刘,看起来很和蔼。
“对,技术移民。”陈志华递过护照和绿卡。
“好的,我给您办理长期出国登记。记得每年要年检一次。”
老刘一边说着,一边在电脑上输入信息。
“年检需要本人到场吗?”陈志华问。
“最好本人到场。如果实在回不来,可以委托直系亲属代办,但需要特殊的委托书。”
陈志华点点头,在各种表格上签了字。
老刘给了他一张《长期出国人员登记表》的复印件。
“您保管好这张表,以后回国可能用得到。”
陈志华仔细收好了表格。
那时候的他以为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陈志华透过舷窗看着越来越小的上海。
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在夜色中闪闪发光。
心里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王美丽握着他的手,眼中含着泪水。
“会想家吗?”她轻声问道。
“会的。但为了孩子,这是值得的。”陈志华回答。
他们当时都没有想到,这一走,竟然会遇到如此荒唐的事情。
洛杉矶的阳光很刺眼。
加州的十月,温度还有二十几度。
陈志华一家刚下飞机就感受到了这里的热情。
和上海阴雨绵绵的秋天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一年是最难熬的。
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工作难找。
虽然陈志华的英语水平不错,托福考了110分。
但真正到了工作环境中,还是感觉力不从心。
技术面试倒还好,代码是通用语言。
但和同事的日常交流,参加会议讨论,就显得吃力了。
前三个月,陈志华投了上百份简历。
收到的回复寥寥无几。
好不容易有几个面试机会,最后也都没有下文。
王美丽的情况更糟糕。
她的会计师证书在美国不被认可。
需要重新考取当地的资格证。
但考试不仅要求英语水平,还涉及很多美国特有的税法和会计准则。
准备起来非常困难。
为了维持生活,她只能先在一家中餐厅做收银员。
每小时十二美元,一天工作八小时。
扣除税收,到手也就七十多美元。
一个月下来,收入还不到三千美元。
在洛杉矶这样的城市,这点钱只够基本生活。
两个孩子倒是适应得很快。
美国的中学教育确实比较宽松。
陈晓宇进了当地的圣马力诺高中,是一所口碑不错的公立学校。
刚开始因为语言问题,他的成绩并不理想。
但美国老师很有耐心,经常放学后给他单独辅导。
三个月后,他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
不仅能正常听课,还加入了学校的篮球队。
陈晓敏在帕萨迪纳的一所初中就读。
她的适应能力更强,很快就交到了不少朋友。
美国的音乐教育也比较发达。
她不仅继续学钢琴,还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
每天回家都兴致勃勃地跟父母分享学校的趣事。
看到孩子们的变化,陈志华觉得移民的决定是正确的。
至少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
不用为了考试而学习,不用承受过大的压力。
03
半年后,陈志华终于在一家软件公司找到工作。
那是一家专门做企业管理软件的公司,规模不大,但待遇还可以。
职位是高级程序员,年薪八万美元。
虽然比在上海的收入低了不少,但考虑到美国的税收和生活成本。
实际收入水平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工作压力小很多。
每天下午五点准时下班,周末完全属于自己。
陈志华很快就适应了这种工作节奏。
有了稳定收入后,一家人搬出了最初租住的小公寓。
在尔湾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
有独立的院子,还有车库。
虽然是租的,但住起来比上海的房子舒服多了。
周末一家人经常开车出游。
去迪士尼乐园,去海边,去大峡谷。
美国地广人稀,自然风光确实比上海好很多。
每个月,陈志华都会给弟弟陈志强打一次电话。
询问上海房子的情况。
“哥,房子好着呢。我每周都去看一次。”陈志强总是这样回答。
“物业费我已经设了自动扣款,你不用操心。”
“房价还在涨吗?”陈志华会关心地问。
“涨了不少呢。你那套房子现在至少值七百万了。”
“那就好。万一在美国待不下去,还能回来。”
“哥,你就安心在那边发展吧。国内的事有我呢。”
每次通话,陈志强都显得很关心哥哥一家的近况。
会询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会关心王美丽的工作。
陈志华很感激弟弟的帮助。
觉得有这样的弟弟,是自己的福气。
2017年,陈志华的收入涨到了十万美元。
王美丽也考取了美国的会计师资格证。
在一家华人会计师事务所找到工作。
专门为华人企业做税务咨询,年薪五万美元。
虽然比在上海的收入低,但工作环境轻松很多。
同事之间关系融洽,老板也很人性化。
陈晓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预科班。
这所学校在全美排名前二十,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名校。
如果在国内,以他的成绩想上清华北大基本没希望。
但在美国,通过综合评估,他成功被录取了。
陈晓敏也成了学校合唱团的主力。
还参加了戏剧社,经常在学校的演出中担任主角。
她的英语水平已经和本土学生没有区别。
甚至还带着一点加州口音。
一切看起来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陈志华觉得当初移民的决定是明智的。
在这里,一家人过得平静而幸福。
没有国内那种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
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
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2018年春节,陈志华原本计划回国探亲。
想念父母了,也想看看上海的变化。
机票都订好了,是2月10日的航班。
但就在出发前一周,王美丽突然怀孕了。
虽然是意外,但全家人都很高兴。
医生建议孕早期不要长途飞行,容易出现意外。
只好取消了回国计划。
“明年一定回去看看爸妈。”陈志华对妻子说。
“等小宝宝出生后,我们一起回去。”王美丘摸着肚子笑道。
那时候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决定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2019年2月3日,大年二十九。
陈志华正在洛杉矶的家里包饺子。
突然接到了上海的电话。
是母亲打来的,声音很着急。
“志华,你爸爸心脏病犯了,现在在医院抢救。”
陈志华手里的饺子皮掉在了地上。
“妈,您别着急,我马上订机票回去。”
挂了电话,陈志华立刻上网查航班。
最快的一班飞机是第二天下午的。
一家四口连夜收拾行李。
王美丽给公司请了假。
两个孩子也暂停了学业。
2月4日,除夕夜。
他们坐在飞往上海的飞机上。
陈志华握着妻子的手,心情忐忑不安。
十四个小时的飞行时间格外漫长。
04
2月5日下午,飞机降落在浦东机场。
陈志华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给母亲报平安。
“妈,我们到了。爸爸现在怎么样?”
“医生说度过了危险期,但还需要观察。”母亲的声音听起来憔悴。
走出机场,陈志华打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医院。
在入境大厅排队的时候,他用身份证在自助机器上办理了入境手续。
一切都很顺利。
没有任何异常。
到医院看过父亲,确认病情稳定后,陈志华一家决定先找个酒店住下。
他们来到浦东新区的一家五星级酒店。
“您好,我要订四间房。”陈志华把身份证递给前台小姐。
前台小姐拿着身份证在系统里输入信息。
过了一会儿,她皱起了眉头。
“先生,您的身份证信息显示异常,无法办理入住。”
“异常?什么异常?”陈志华不解。
“系统显示您的户籍状态有问题。”前台小姐小声说道。
陈志华心里一紧,但还是冷静地说:“可能是系统错误,您再试试?”
前台小姐又试了几次,结果都一样。
“真的很抱歉,我们无法为您办理入住手续。”
王美丽也把自己的身份证拿出来。
结果还是一样的问题。
连两个孩子的身份证也显示异常。
一家四口站在酒店大堂里,面面相觑。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王美丽的声音有些发抖。
陈志华安慰妻子:“别担心,可能是系统故障。我们换一家酒店试试。”
他们又去了另外两家酒店。
结果都是一样的。
身份证无法正常使用。
最后只好住进了一家不需要身份证登记的小旅馆。
条件很简陋,但总算有个落脚的地方。
当天晚上,陈志华辗转反侧睡不着。
他隐隐感觉有什么不对劲。
第二天一早,他决定去银行试试。
在浦东新区的一家工商银行,陈志华想要查询自己的账户余额。
柜台工作人员输入身份证号码后,表情变得很奇怪。
“先生,您的账户状态显示为冻结。”
“冻结?为什么冻结?”陈志华大声问道。
“根据系统显示,是因为身份信息异常导致的自动冻结。”
陈志华感到一阵眩晕。
这绝对不是简单的系统故障。
当天下午,陈志华带着全家来到徐汇区派出所。
这里是他们三年前办理出国手续的地方。
户籍大厅里人不多。
一个年轻的民警接待了他们。
“您好,我想查询一下我们家的户籍状态。”陈志华递过四本身份证。
民警小张接过身份证,在电脑上查询起来。
几分钟后,他抬起头,表情很严肃。
“陈先生,根据系统显示,您们全家的户籍已经被注销了。”
“什么?”王美丽瞪大了眼睛。
“注销?什么时候注销的?”陈志华的声音有些颤抖。
“2018年6月15日。”民警小张看着电脑屏幕说道。
“为什么要注销我们的户籍?”陈志华努力保持冷静。
“根据记录显示,是因为连续三年未年检,系统自动注销。”
陈志华愣住了。
他记得出国前办理手续时,民警确实说过要每年年检。
05
但这三年来,他一直以为弟弟会帮忙处理这些事情。
“我们在美国,无法回来年检。而且我弟弟有我的委托书,应该可以代办吧?”
民警小张摇摇头:“年检必须本人到场,不能代办。”
“那现在怎么办?我们要如何恢复户籍?”王美丽着急地问。
“需要重新申请户籍登记。但程序比较复杂,需要提供很多证明材料。”
民警小张拿出一张清单。
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十几项需要的材料。
包括出生证明、学历证明、房产证明、在美国的居住证明等等。
“这些材料我们都在美国,需要时间准备。”陈志华看着清单说道。
“理解。但在户籍恢复之前,您们在国内的很多事情都会受到影响。”
走出派出所,一家四口都沉默不语。
陈志华拿出手机,拨通了弟弟陈志强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没有人接。
他又试了几次,还是没人接。
“奇怪,志强的电话怎么打不通?”陈志华嘟囔着。
王美丽建议:“要不我们直接去他家看看?”
陈志强住在黄浦区的一套老公房里。
是父母留下的房产。
陈志华拿着钥匙打开门。
房子里空荡荡的。
家具都在,但明显很久没有人住了。
冰箱是空的,积了厚厚的灰尘。
阳台上的花盆里,植物早已枯死。
“志强这是搬走了吗?”王美丽疑惑地问。
陈志华在房间里四处查看。
桌子上有一些快递单,最新的日期是2018年8月。
也就是说,陈志强至少半年前就不住在这里了。
他们又去了楼下的居委会。
居委会的阿姨认识陈志强。
“小陈?他半年前就搬走了。说是工作调动,去外地了。”
“去外地?去哪里了?”陈志华追问。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他也没说具体去哪里。”
陈志华越来越不安。
弟弟为什么要搬走?
为什么不告诉自己?
最重要的是,他们家的户籍为什么会被注销?
这一切的疑问像乌云一样压在陈志华的心头。
回到小旅馆,陈志华继续尝试联系弟弟。
手机、QQ、微信,所有的联系方式都试了。
全部都联系不上。
仿佛陈志强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爸爸,会不会叔叔出什么事了?”陈晓宇担心地问。
“不会的,叔叔一定有自己的原因。”陈志华安慰儿子,其实心里也没底。
王美丽则在一旁抹眼泪。
“我们好不容易回一次国,怎么就成了这样?”
陈志敏也跟着哭了起来。
“我想回美国,这里太可怕了。”
陈志华看着哭泣的妻女,心如刀割。
但他知道,现在不是退缩的时候。
必须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二天,陈志华又去了一趟派出所。
这次他找到了三年前为自己办理出国手续的民警老刘。
“老刘,我想详细了解一下我们户籍被注销的具体情况。”
老刘调出了陈志华一家的档案。
“根据记录,2017年、2018年你们都没有年检。按照规定,连续两年未年检就会收到警告通知。”
“警告通知发到哪里了?”陈志华问。
“发到你登记的地址。就是浦东新区那套房子。”
陈志华心里一动:“那有人签收吗?”
06
老刘翻了翻档案:“有的。2017年和2018年的通知都有人签收。”
“签收人是谁?”
“陈志强。”
陈志华愣住了。
弟弟收到了警告通知,为什么不告诉自己?
“2018年6月,我们发出了最后通牒。如果再不年检,就要注销户籍。”
“这个通知也是陈志强签收的吗?”
“是的。而且...”老刘停顿了一下。
“而且什么?”陈志华追问。
随后老刘的话却让陈志华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而且注销手续也是陈志强代办的。”
陈志华感觉天旋地转。
弟弟不仅收到了警告通知没有转告自己,还主动代办了注销手续?
这究竟是为什么?
“您确定注销手续是我弟弟办的?”陈志华的声音有些颤抖。
老刘拿出一份文件:“这是注销申请书,上面有陈志强的签名和身份证复印件。”
陈志华接过文件,仔细查看签名。
确实是弟弟的笔迹。
但申请书上写的注销理由是“全家移民,不再回国”。
这明显是假的。
他们只是移民,并没有放弃中国国籍。
而且也没有说过不再回国。
“老刘,这个申请书的内容是假的。我们从来没有说过不再回国。”
老刘看了看陈志华,表情有些为难。
“陈先生,这份申请书确实是陈志强亲自递交的。而且他还提供了您的委托书。”
“委托书?”
“对,他说您委托他全权处理户籍相关事务。”
陈志华想起了出国前确实给弟弟做过委托书。
但那个委托书是为了管理房产,不是为了注销户籍。
“老刘,能让我看看那份委托书吗?”
老刘从档案里拿出委托书的复印件。
陈志华一看,倒吸一口凉气。
委托书确实是他签的,但内容被修改过。
原本只是委托管理房产,现在变成了“全权处理一切事务”。
显然,陈志强对委托书进行了篡改。
陈志华拿着篡改的委托书,手在颤抖。
他终于明白了一切。
弟弟陈志强为了什么目的,竟然篡改委托书,注销了他们全家的户籍。
而且还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背后一定有更大的阴谋。
陈志华立刻想到了自己在浦东的那套房子。
价值600万的房产。
如果户籍被注销,房产的权属会不会出现问题?
他马上赶到浦东新区的房产交易中心。
查询自己房产的状态。
工作人员输入房产证号码后,脸色变得严肃。
“先生,您的房产目前处于查封状态。”
“查封?为什么查封?”陈志华大声问道。
“因为房主身份信息异常,系统自动查封。”
陈志华的心彻底凉了。
户籍被注销,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份,连房产都被查封了。
这时,他想起了弟弟陈志强的反常行为。
搬离住所,切断联系,篡改委托书。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可能:
弟弟想要侵占他的房产。
但一个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背后一定还有其他人。
陈志华决定回到弟弟的老房子再仔细搜查一遍。
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在陈志强的房间里,陈志华翻找了很久。
终于在一本书的夹页里发现了几张名片。
名片上印着“上海诚信房产中介有限公司”。
联系人叫李明。
职务是业务总监。
陈志华拨通了名片上的电话。
“您好,李明吗?我想咨询一下房产业务。”
“您好,请问您要买房还是卖房?”对方的声音听起来很热情。
“我有一套浦东新区的房子想要处理。”陈志华没有直接说明身份。
“好的,请问房产地址是?”
07
陈志华报了自己房子的地址。
电话那头突然安静了几秒钟。
“这套房子...您是房主吗?”李明的声音变得小心翼翼。
“我为什么不能是房主?”陈志华反问。
“没有,我只是确认一下。这套房子的情况比较特殊。”
“特殊在哪里?”
“房主移民了,户籍被注销。按照政策,这种房产可以通过特殊渠道处理。”
陈志华的心跳加速。
“什么特殊渠道?”
“就是...如果房主确实不回国了,可以委托我们代为处理。价格会比市场价低一些,但手续简单。”
陈志华明白了。
这个李明就是想要低价收购他的房产。
而弟弟陈志强就是这个计划的帮凶。
“那委托人是谁?”陈志华继续套话。
“是房主的弟弟,陈志强。他有全权委托书。”
“陈志强现在在哪里?”
“这个...我不太方便透露。”
陈志华不再隐瞒身份:“我就是陈志华,那套房子的房主。陈志强是我弟弟。”
电话那头传来椅子摩擦地面的声音,显然李明站了起来。
“您...您是陈志华?您不是移民了吗?”
“我是移民了,但没有放弃中国国籍,更没有不回国。”
李明的声音开始结巴:“这...这可能有误会。”
“什么误会?你们勾结我弟弟,篡改委托书,注销我的户籍,想要侵占我的房产,这是误会吗?”
电话被挂断了。
陈志华立刻拨通了110报警电话。
接到报警后,徐汇区派出所立刻派人调查。
经过调查发现,上海诚信房产中介有限公司确实存在违法行为。
他们专门针对移民家庭的房产,通过各种手段低价收购。
陈志强就是他们发展的“内应”。
按照计划,陈志强先注销陈志华一家的户籍。
造成房产“无主”的假象。
再由房产中介以“特殊渠道”的名义低价收购。
陈志强从中获得50万元的好处费。
但他们没想到陈志华会突然回国。
计划败露后,陈志强就消失了。
得知真相的陈志华愤怒到了极点。
他带着全家再次来到派出所。
这次不是来咨询,而是来讨说法。
“你们的工作人员怎么能随便让人代办注销手续?”陈志华拍着桌子大声质问。
“陈先生,您先冷静一下。”值班民警试图安抚他。
“冷静?我们全家的户籍被人恶意注销,房产被查封,您让我怎么冷静?”
王美丽也加入了“战斗”。
“我们在美国生活得好好的,回国探亲就变成了黑户。这合理吗?”
两个孩子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陈晓宇用英语给美国的律师朋友打电话,声称要进行“国际维权”。
陈晓敏则在一旁哭泣,说要把这件事告诉美国的同学。
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被这一家四口搞得焦头烂额。
所长亲自出面协调。
“陈先生,这件事确实是我们工作上的疏漏。我们会认真处理。”
“什么叫疏漏?这是犯罪!”陈志华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
围观的群众越来越多。
有人用手机拍摄,准备发到网上。
所长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刻联系了区政府法制办。
同时启动了内部调查程序。
经过调查发现,负责户籍管理的民警老刘确实存在工作失职。
没有严格审核委托书的真实性。
也没有核实注销申请的合理性。
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经过一周的协调,陈志华一家的户籍终于得以恢复。
房产查封也被解除。
派出所承认了工作失误,给予了一定的经济补偿。
陈志强被公安机关抓获,以诈骗罪被立案调查。
上海诚信房产中介有限公司也被查封。
李明等人被依法逮捕。
但对陈志华一家来说,这次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是经济损失。
他们在上海停留了一个多月,酒店、餐饮、交通费用加起来花费了十几万。
原本计划的两个月探亲假也被打乱。
陈志华不得不向美国公司申请延长假期。
08
王美丽因为长期焦虑,患上了轻度抑郁症。
需要定期看心理医生。
两个孩子的学业也受到了影响。
陈晓宇因为长期缺课,成绩下降了不少。
陈晓敏则对中国产生了恐惧心理,不愿意再回国。
最让陈志华痛心的是家庭关系的破裂。
他和弟弟陈志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
没想到金钱能让亲情变得如此脆弱。
“以后我们家再也没有陈志强这个人了。”陈志华对妻子说。
王美丽也赞同丈夫的决定。
“背叛家人的人,不配做我们的亲戚。”
在上海的最后几天,陈志华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他要把浦东的房子卖掉。
彻底断绝在中国的经济纠葛。
“这里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痛苦的回忆。”他对房产中介说。
房子很快就找到了买家。
以580万的价格成交。
虽然比市场价低了一些,但陈志华急于脱手。
钱到账后,他立刻转到了美国的账户。
2019年3月15日,陈志华一家再次踏上了回美国的飞机。
这一次,他们的心情和来时完全不同。
来的时候是担心父亲的病情。
走的时候是逃离这场噩梦。
在飞机上,陈志华握着妻子的手。
“对不起,让你们受苦了。”
王美丽靠在丈夫的肩膀上。
“不是你的错。是我们太信任别人了。”
陈晓宇戴着耳机听音乐,但眼神里还有未散的阴霾。
陈晓敏则趴在窗边,看着越来越远的大地。
“爸爸,我们以后还会回中国吗?”
陈志华沉默了很久才回答:“不知道,也许不会了。”
回到洛杉矶,陈志华把这次的经历写成了英文文章。
发表在当地的华人报纸上。
很快就引起了华人社区的关注。
不少移民家庭都有类似的担忧。
担心国内的房产和户籍问题。
陈志华的遭遇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经过这次事件,陈志华一家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金钱固然重要,但亲情和信任更加珍贵。
王美丽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逐渐走出了阴霾。
她开始学习瑜伽,调节情绪。
陈晓宇把这次的经历写成了英文作文。
在学校的写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老师评价说:“这是一个关于背叛与成长的深刻故事。”
陈晓敏也慢慢恢复了活泼的性格。
但她再也不愿意说中文了。
完全用英语和父母交流。
陈志华理解女儿的选择。
毕竟这次的创伤对她来说太深了。
2019年年底,陈志华收到了上海警方的通知。
陈志强被判刑三年,并被责令退还所有非法所得。
李明等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但这些对陈志华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他只希望家人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
陈志华在洛杉矶买了一套房子。
正式在美国安家落户。
2021年春节,陈志华一家在洛杉矶的新家里包饺子。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美国过中国年。
虽然没有了国内的热闹气氛,但一家人团团圆圆就是最大的幸福。
陈志华的父亲身体恢复得不错。
通过视频通话,他们经常聊天。
老人理解儿子的选择,不再催促他们回国。
“在哪里都一样,只要平安就好。”老人总是这样说。
陈晓宇考上了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系。
继承了父亲的技术天赋。
陈晓敏也成了学校戏剧社的明星。
完全适应了美国的生活。
王美丽的抑郁症已经完全康复。
她在华人社区开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生意红火。
陈志华则升职为公司的技术总监。
年薪达到了十五万美元。
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